關於我們

萬華社大的社團是在地實踐的絕佳夥伴!透過課程延伸、議題實踐至社區行動,社員們走入社區、關注公共議題,從文化保存、高齡健康、跨齡教育到永續環境,連結在地居民,共築萬華學習網絡。定期參與在地重要活動,例如:培根市集、雁鴨季、新移民教育、小田園、打造多元照護體系等,期許共創更多元、充滿生命力的萬華社區。

我們的關心

積極推動優質的成人教育外,同時關心萬華在地人事物,投入在地關懷與發展。

我們的期待

社區需要靠大家一同愛護,社大踏出校園,走入社區,期待成為社區民眾的夥伴,發揮社區服務功能。

我們的行動

關心化為實際行動,藉由社大的熱誠,共同參與關注公共事務,關懷弱勢族群,積極投入或協助社區活動,再造艋舺傳奇。

萬華社大志工隊

公共性社團

111年度將愛心志工隊(89年成立)與學服中心志工隊(100年成立)組織合併。長期支援校務行政及課程宣導服務;社區活動與公共議題參與活動的協助者,此社團為學校得力的助手。

新移民共學社群

公共性社團

95年成立,以中文班同學、志工、老師、社長組成之共學社群,以社區小棧方式協助新移民華語增能並給予生活適應上的支持;近年新移民議題轉變,社團轉往建立新住民學習資源網之社大平台,推動文化平權。

小田園社

公共性社團

成立於110年,協力打造龍山國中人蟲可食野菜園,112年新增萬華國中小田園,拓展青銀共學創新之食農教育實踐。

水水萬華生態走讀

公共性社團

110年我家旁邊有河走讀,113年陳建志老師自發性啟動萬華淨溪行動,以成立萬華河川巡守隊為目標,倡議社區河川教育。

台灣社區氣候行動聯盟

公共性社團

111年成立,從每週一「校長有約讀書會」發起,集結社區夥伴,推動社區碳盤查行動及永續管理師課程。

新激梗社

公共性社團

97年成立,即興表演技巧訓練、主持技巧訓練後,透過短劇演出,抒解長輩們壓力、重拾笑容。

社區長者服務社

公共性社團

109年成立,從義剪、手機教學、綠野仙蹤、新激梗社、小田園課程所發展,集結對於社區長者服務公共議題感興趣的師生群。

氣球達人社

公共性社團

一群橘世代45+學員,參與社大氣球課程之後,運用氣球藝術公共互動特性,推動藝術生活化,展現橘世代高齡者創意活力!

艋舺攝影社

公共性社團

91年成立,支援校務活動及成果展攝影,近兩年鼓勵社團與社區及其他課程合作,邁向地方文史攝影訓練。

手語社

自主性社團

112年成立,原為校內特色課,因班級經營穩定,師生對於投入社區服務感興趣,致力發展手語導覽服務。

太鼓社

自主性社團

112年成立,原為校內特色課,因班級經營穩定,師生對於投入社區服務感興趣,致力發展手語導覽服務。

陶笛社

自主性社團

快樂吹陶笛、鼓勵學員透過陶笛的輕巧攜帶特質與輕快音色,走進社區散播歡樂。

養生推廣社

自主性社團

106年成立,透過傳統療法,以實際行動關心社區弱勢族群、照顧孤獨長者、宣揚養生保健知識、提升健康的生活品質。

城市自然遊蹤

自主性社團

引發學員對生態的興趣,藉此培養愛護環境的熱情,讓生活永續發展更美好。發展萬華跨齡環境教育設計。

阿金茶室文創

自主性社團

100年成立,關注在地文創金工藝術,融入萬華在地特色,創造地方傳統產業的創新應用可能之推廣。持續以琺瑯工藝與錫工藝進行專題發表。

歌仔戲班

自主性社團

萬華唯一的歌仔戲團隊,面對傳統戲曲人才斷層及臺語瀕臨消失的危機,本社團透過表演及臺語培力、劇本編寫及唸唱培訓,訓練表演者更培養觀眾,為艋舺傳統戲曲開花結果。

JOIN IN US

如何成立社團

若您的社區或團體有任何需要,可先詳閱《萬華社大社團實施辦法》,歡迎聯絡萬華社區大學,讓我們一同努力打造美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