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錄               103年9月15日發行

 
 
 
   

    專題報導
 


創造時尚潮流--西園29服飾基地

文/黃嘉馨  圖/ 許振銘、西園29服飾基地   

「西園29服飾基地在哪裡?」  

若你這樣詢問當地住民,十之有八九眼神透露出疑惑只能回答「不知道」,但以其前身「舊萬華區公所」相問,你就會發現比較容易找到目標。西園29在當地尚且知名度不足的情況下,肩負「活化艋舺服飾商圈」的責任,到底能以怎樣的姿態為萬華再添色彩?

  

﹥ 原臺北服飾文化館由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接管後,改名為「西園29服飾基地」。

  民國95年,舊萬華區公所改建為臺北服飾文化館,委託臺北服飾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後又轉由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接管經營,將之重新命名為「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並且接受經濟部工業局支助與臺北市政府政策支持。以引進時尚氛圍為主軸概念的西園29,強調以「協助國內設計師發展品牌」、「協助產業提升服飾設計能量」、「辦理時尚設計相關活動」來活絡服飾商圈發展。在硬體設施上配備科技化打版、成衣工具,同時利用場館舉辦設計比賽或展覽,也不定期舉辦創意、品牌、經營、行銷等主題的講座課程。將橄欖枝投向臺灣各地區角落的服飾創作人才,藉此期望營造萬華地區的時尚氛圍。  

  儘管外行人很難看出從西園29中誕生的服飾是如何與艋舺歷史及在地文化連結,但西園29在設計師與當地商家之間,始終位處連接的樞紐,媒合雙方進行在地服飾商店風格調整,注入屬於新世代的流行趣味,力求翻新再造的效果。
  「時尚」是西園29部署的策略,卻與傳統店家之間阻橫一段難以銜接的落差。因為前者是在培育人才的前提下,所帶來的設計元素,而後者是成衣產業聚集的結果,由這段落差形成的空白,有可能再度繪添艋舺服飾商圈的繁榮嗎?或對萬華而言是一場付出了成本的小打小鬧?抑或將上演適者生存的淘汰舞台?儘管未來的輪廓依然深陷雲霧,仍令人不禁猜測艋舺服飾的年華即將消逝、被取代,或是被改造的去向。

用時尚設計許一個美夢  
  西園29與服飾商圈的落差,根本起源於對「產業轉型」策略推動的方向偏差,「創作面」的升級並不一定等於「通路面」的轉型。艋舺成衣產業的發展本質是為平價消費文化,而設計師講究個人風格、成就理想為出發點的創作成品,對於顧慮市場胃口的店家,便須考量是否能迎合民眾的日常便衣風格及可接受價格範圍,從而刺激消費。  

  其實西園29成立3年以來已有兩件商家轉型成功的案例,即融合潮流與中國風的「九段工坊」,和融入流行元素的「玉美人孕婦裝」,另有其他十多起小型商家完成與設計師共同合作的目標,再創新商機。然而,多數的商家仍舊留在過去的營運型態,在變與不變的歷程裡,不禁令人追問,這些時程所展現的成果,是否達到提升整體產業能量的效率?考慮到改變並非一蹴可幾,或許應再給彼此多一點時間?  

大理街 上各式服裝陳列

  服飾創意的身影已經開始在艋舺閃現,而面對勞力密集型的成衣產業,創造其新生命的方法,即是融合艋舺文化概念和加入設計價值,以強化產業結構。但可以確定的是,以目前成果來看,活化在地商業模式的藍圖並沒有實現。「時裝」與「成衣」本質上的不同,使得雙方難以磨合、互為所用。從一開始立足點的差別,卻期望雙方能有相同的視野、共創未來,便難以避免在期待中感受失落。


力求轉型超越韓國東大門  

  除了藉由西園29與艋舺商圈建立新銳設計師的發展平臺,經濟部更打出「超越韓國東大門」的口號。啟用新生代設計師,並效法其經營模式「快速打版」、「舉辦時尚活動」、「設計生產結合」等,以西園29為中心,計畫將艋舺打造成亞洲的流行成衣聖地。  

  然而,為何遲遲不見艋舺服飾商圈成功變身呢?  西園29規劃透過培養設計人才,達到提升在地服飾產業競爭力、再現成衣聚集經濟效應,但是較之於韓國東大門,西園29更著力於設計的發展,更因當地服飾業者多數心態保守而對轉型或升級的概念宣導困難,使得設計師與服飾商店通路的合作尚且無法發揮極大影響力,加上設計人才不以留存在地發展為目標,設計、製造、通路未能整合,自然無法為商圈累積設計能量,距離躋身成衣聖地,也還有一段漫漫未知路。  

  

在這樣的模式之下,時尚設計固然能引起媒體效果,達到宣傳艋舺與服飾的效應,但對於在地服飾產業是否有長遠的幫助?是否隨著潮流的沉浮可以轉換成創造潮流的力量?或許將產業與地方過去故事連結,直視地方特性,便有機會打造專屬於艋舺服飾的品牌效應。  

  我們必須更進一步思考,中國東莞虎門以極便宜具有價格競爭優勢,而韓國東大門以偶像劇作為招牌特色,倘若艋舺成衣真能成為亞洲新興成衣批發地標,那麼將以什麼特色區別?或是只是為了成為「另一個」東大門而已?如此又為何非是以艋舺為出發點不可?難道翻新比整合更能快速見效?以上種種,更是值得產官學共同深思的問題!
 

﹥  夜晚店家仍拉起鐵捲門營業

對未來尚未存在的共識  

  但在尚未凝聚地方共識之前,即便有熱情、想法也難以推動改變,因為力量來自於群眾,而萬華當地與服飾相關的業者,正陷處於這樣的困境。  

  西園29以培育國際設計人才是首要執行任務,冀望藉由在地通路強化產品市場性,並創立推廣品牌;而在地商家傾向傳統保守者,嚮往能回到艋舺商圈往昔光榮,卻對如何通往感到不確定。有意改革的商家自組「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於民國102年底出版《艋舺服飾商圈回憶錄》,以文化和歷史追尋服飾與地方特色。在萬華這個孕育臺灣一段輝煌的地方,各方對其未來規劃尚未產生共識,無法有效凝聚力量帶領艋舺轉變。  

  由經濟部領軍的西園29,與商家透過一對一的媒合進行設計開發合作,而向來以「固執慓悍」民風著稱的艋舺地區,多數商家更是不願意冒險,或是經過風險評估後,仍然處於觀望的狀態。在互無共識的情況下,使原先成立西園29的美意難以發揮完全。  

  反觀位於西門的紅樓,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接管經營後,透過舉辦以一般民眾為受眾對象的多樣化活動,逐漸取得與當地居民的共識,並整合周邊產業資源,開始為地方注入活力。那麼大理街這塊區域,也能齊心同力按下更新地方產業的啟動鍵吧?具有官方的支持,擁有獲得資源的管道,倘若能藉由建立共識,與在地商家互助共生,或許能為創造屬於艋舺的舞臺投入更多信任。
 

轉型與革命的搖擺天平  

  西園29為艋舺帶來的是「轉型」還是「革命」?以與舊產業連結的程度來看,似乎偏向「革命」更多一些。我們看到新盤子不斷端出,如此一來,舊物是否終將在歲月裡遭到淘汰?既然硬體已經逐漸完備,在地特色能否得到適當的詮釋?該如何在曾經綻放的服飾批發業與新世代中找尋平衡?如何塑造地方特色達到永續經營?這一切值得反覆思考、不斷質疑,以期繁榮的結果從拘囿於時代的框架中蛻變。  

  徒步慢行於大理街,晃過只是守著營業日光燈的服飾店老闆,看見更多已經吹熄燈號,卻留下沒有拆卸的招牌。承載過經濟鬱鬱蔥蔥,在歷史中存入關於艋舺服飾商圈的記憶,因此而衍生特有文化,保存與再現不只是為了風光,更是為了在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腳步中,以深厚底蘊卓然屹立。

¢

<↑回目錄>

 
 
 

    學習機構介紹
 

西本願寺

文/余俊英  圖/余俊英、陳渝翔  

﹥  樹心會館(臨中華路)

  西本願寺建築群(萬華406號廣場),即現在的中華路一段、長沙街二段、西寧南路與貴陽街二段區塊中的廣場用地,於2005年拆除數百戶違建戶後,今年7月首次重現其原貌,一段成煙的歷史自此還原。是否還需繼續重建已消逝的古蹟?讓世人更能完整地接觸歷史的過往、瞭解宗教遺跡的場所,是值得生長於廝的人們關心與探討的議題。

 

來自日本真宗派 

西本願寺是屬於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派」,修行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法門,強調釋迦牟尼佛教導的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即恭敬、皈依西方極樂世界的導師阿彌陀佛。

  真宗的開宗者為親鸞,他認為一般平民乃至惡人也可能積下罪業,只要皈依阿彌陀佛,有心追求義善的內在精神後,即不會犯錯,此念同時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故推行後很快就散佈開來,信徒眾多。
  1895年(明治28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本願寺派隨著甲午戰爭,與日軍部隊「鎮南軍」同時登陸臺灣,除了佈教外,亦兼負傳達政府旨意、看護安慰傷患、處理遺骸及葬儀等事務。當時來臺的日本佛教,前後共有8宗14派,至1934年本願寺派除了臺北的臺灣別院,已有14個分寺與21個佈教所。又1941年統計全臺之日本佛教信徒數量,以本願寺派排名第一;臺灣人信徒最多的是臨濟宗與曹洞宗,本願寺派則排名第三。

 

建築與歷史

  第一代西本願寺建築群於1901年完工,建築群包含對面所(臨時本堂)、集會所(事務室及輪番使用)、遺骨堂(兼作茶所)及宿舍;因當時對街位於市區改正計畫道路的預定地上,即戰後開通之長沙街,故寺方陸續買地重建,於1934年完成第二代建築群,落成後,與坐落於武昌街但已拆除的「東本願寺」、臨濟宗「護國禪寺」、尚存鐘樓的曹洞宗「東和禪寺」同為臺北四大佛寺建築代表,此時本願寺派來臺已達40年之久。


戰後與住民

  二次大戰後本願寺派隨日本政府遷出臺灣,西本願寺(大廟)由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管理,後由第六軍團進駐,1954年則撥交理教總公所使用,隔年遷入之時又有大陳義胞及其後中南部移民陸續遷進。1975年發生祝融之災,本堂建築遭燒毀,理教為維持正常運作,在本堂階梯與臺基上興建臨時辦公室與佛堂,並沿用至2005年,理教管理共歷經半世紀之久。另外,火災之後住戶反而蓋起更多違章建築,被外界視為紊亂不堪的大雜院;此地融合了各個族群生活,大多是底層打拚的人,共用門牌總號中華路一段174號,而以分號區別住戶,50到70年代,是賣甘蔗汁的大本營,而鄰近中華路的小吃商店,也頗受當時大眾歡迎;居民雖有先來後到,但相處融洽,夜不閉戶,並自發組巡邏隊避免火災。

鐘樓、參道、本堂臺座。


拆除與重生 

  2005年7月20日臺北市政府開始拆除違建,前已進行安置補償作業,有承購、承租國宅,安置平價住宅及領取安置費等共計228戶。拆除時文化局拍攝「本願與重生」紀錄片,為保留歷史記憶作見證,亦是居民由類集體共同生活走向個體生活的開端,有如影片其中一居民感嘆道:「有一種失落感」。不幸的是,拆除作業暫告一段落之時,樹心會館於8月3日疑遭人縱火,其後只得從建物做補強作業,於2012年底竣工,2013年7月正式開放民眾參觀。


美學與願景

  西本願寺坐落於日治首善之區的政經中心,雖歷經祝融與歲月的侵蝕,本堂已不復存在,而日本佛教的木造建築及內部工藝技術的美學觀念,多半源於中國漢唐與宋代手法,千年前的中國文化便隨著佛教庇佑在寺院裡。嗣後是否可由文、史、建築學者專家及宗教代表,藉由歷史、文化、傳承、宗教信仰各面向共同探討山門、本堂恢復的可能性,是原樣恢復?或是自行設計以唐宋時期為主的木造結構佛寺?佛寺所屬宗教團體及是否仍以阿彌陀佛為唯一奉祀?希冀有一天我們只需以虔敬的心在眾生喧譁的臺北西區駐足,再聽鐘罄聲響,伴以仰之彌高的巍峨伽藍,祈願自身或國族一個安和美好未來,重建之大廟,並得再行百年、千年風華。

 

 

西本願寺簡介

 

地址:108臺北市中華路1段(長沙街2段與貴陽街2段間)

網址: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h_index.jsp

<↑回目錄>

 
 
 

    活動搶先報
     
 


臺北市糖廍文化園區~第三梯次志工招募開跑

培訓對象和條件

凡年滿18歲,具服務及奉獻熱忱、責任心、態度誠懇有禮者有志從事地方文化館、社區工作及文化教育推廣。能全程參與訓練課程(含實習),並能提供約定之服務時數,服務期間至少可達6個月者。


培訓暨實習日期
培訓課程:2014/10/22()~10/23()2(12小時課程)。實習服務:2014/10/24()(6小時課程)


培訓暨實習地點
培訓地點:臺北市糖廍文化園區 A倉教室(萬華區大理街 132-10)
聯絡窗口:23064267*19吳小姐
報名截止日:即日起至10/18()下午四點前


請點我>>報名表格下載處

 

<↑回目錄>

社區來點綠-系列講座

社區的綠意是需要孕育及呵護的,透過一系列「社區來點綠」講座,

我們將引領大家從自身的小小改變,帶動綠美化落實於生活中各個角落。

若期待生活中處處充滿綠點子,趕快報名參加吧!
活動地點:台北牛乳大王(萬大店) 臺北市萬大路425-1
活動時間:10/2162330週四 pm2:00~pm4:00
活動人數:每堂課程30
活動費用:免費(每堂課酌收材料費用)
活動聯絡人:(02) 2339-4567分機194,陳小姐

《我要報名》

<↑回目錄>

 

幸福的花海-萬華社區大學手工皮革雕刻彩繪工藝展

  臺灣的皮革雕刻工藝,無論材料、工具多來自於日本,不過最早期興盛於文藝復興時代的歐洲,甚至是在中世紀之後一度成為皇親貴族身分與名望的象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引進日本。

  而日式的皮雕,多是運用『唐草』為主要花紋,唐草紋是因自唐朝時傳入日本,因之為名,這些紋路樣式仍可在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瓷器或古蹟建築裝飾中看到,特別是在廟宇的窗花設計或是屋簷廊柱上所雕飾或繪製的花草圖案,而台灣的受日本殖民時期所遺留的一些建築與傢俱中也能發現這樣的美麗圖像。

  唐草紋是蔓生植物的成長狀態優美曲線的表現,有著連綿不絕的意義,花朵繁複華麗層次豐富、枝葉曲捲多變有彈性、葉脈旋轉翻滾富動感,總體飽滿而華麗生機勃勃。故本次展覽主要為展現傳統唐草的風貌,另加上一些創新的技巧變化,並結合生活美學概念,每個設計者選以一種花作為系列作品之主要圖像,以呈現繁花盛景的「幸福花海」。

 

展覽主題:幸福的花海

展覽日期:1039/14(日)~9/28(日)

展覽地點:鄉土教育中心二樓特展室

展覽指導老師:林明燕(臺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手工皮革雕刻彩繪工藝班講師)

<↑回目錄>

 
    線上學習  
 

灣本土青草實用解說教學

  台灣常用的青草就有四、五百種,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草、葉、根,卻有著中國人代代相傳的老祖宗智慧,想要一探青草的養生魅力嗎?趕快加入線上學習的行列吧!

線上學習網址:http://www.whcc.org.tw/whlc/eLearn01.asp?cc=20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