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萬華位在臺北市的西南邊,北邊臨淡水河,南臨新店溪, 面積約8.8522平方公里,設有36個里722個鄰,是臺北市發展最早的地區。而萬華古稱「艋舺」,其名源自於莽葛」或「文甲」,為平埔凱達格蘭族用語之音譯。1709年,陳、賴、章率領福建鄉民至此開墾,見到舟木蝟集,便以「艋舺」(Mankah)稱之。西元1920年,日人將臺北改制為臺北州,施行地方制度,將「艋舺」改為「萬華」,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另外萬華也有「萬德莊嚴,華嚴世界」之寓意。萬華是臺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方,商業發達、人文薈萃、文風鼎盛,與臺南安平,彰化鹿港三足鼎立,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是北臺灣最重要的政經文化中心。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照片下方載明的艋舺觀慈仔街應為歡慈市街,猜測為註明錯誤。圖片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市街的興起:貴陽街的歷史

商業的發達吸引了大批外來移民定居此地,並由淡水河岸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迅速地往東發展街市。艋舺市街最早是從大漢溪口開始發展,也就是現在貴陽街二段和環河南路二段交叉處的第一水門附近。或許很多人都知道「艋舺」名字的由來,但從故事由來到現今艋舺的模樣,中間似乎斷了一條連接線,這其中的關鍵線索就是「貴陽街」。貴陽街雖然不是臺北最長的街道,卻走過臺北最長的歲月、最久的記憶。 

有著臺北第一街之稱的萬華貴陽街,總長1790公尺,於滿清統治初期,平埔族群早已在此傍水而居,名為「紗帽廚社」,而後期間,漸有漳、泉移民築屋定居,取平埔族語的諧音,稱此地為「艋舺」;漁獵於沿岸的平埔族群,常划獨木舟載運蕃薯等土產前來交易,逐漸形成買賣墟市,俗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期,改名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因應商業的發展,休閒娛樂的場所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歡慈市街」,並被劃入「遊廓」(即風化區)內,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住戶也以日人居多。

日治時期,街道系統即以內陸為中心點,往外河岸邊編段和編號,貴陽街此時被納入入船町;戰後,以貴州省貴陽市命名為貴陽街二段,見其段名容易誤會其開發較晚,其實西園路以西的尾段,才是臺北市最早的街道。為了更貼近貴陽街的歷史,現在就踏踏實實地循著前人入港開發的方向道路來認識貴陽街吧!從大溪口碼頭下接著歡慈市街(番薯街),再往東依續是直興街、草店尾街和祖師廟後街。

昔日貴陽街(西至東):
大溪口碼頭→歡慈市街(番薯街)→直興街→草店尾街→清水祖廟後街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1853年龍山寺一帶的頂郊與今老松國小一帶之下郊發生分類械鬥,以同安人為主的下郊不敵頂郊,遂帶其信奉之霞海城隍神像逃至今大稻埕一帶,過程中共有38名義士犧牲。1935年特立此紀念碑以追悼,而此38名義士則稱「義勇公」,祀於臺北霞海城隍廟之中。

〈海內會事務所發行三十八義士遺骸之紀念碑〉。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艋舺式微的開端:頂下郊拚

「分類械鬥」是臺灣早期民間社會的一個常見現象,由於彼此間的認同差異,加上經濟利益或是宗教信仰的衝突,又因清領地方官漠視或無力管轄,最終演變成武裝械鬥。

當時的商業公會組織稱為「郊」,先來的三邑人組成「頂郊」,而晚來的同安人因與廈門交易為主,因此稱「廈郊」或「下郊」,由於三邑人在艋舺落腳得早,不但控制著碼頭,還可向往來的商船抽取百分之五的「從價稅」,同安人商業利益受到牽制,為此一直有著零星的衝突,終於在1853年8月,爆發了大規模的械鬥,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頂下郊拚」。

在此役中,同安人原欲對三邑人發動攻擊,卻被三邑人搶先,借道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廟,攻擊位在八甲庄(今老松國小)的同安人據地,最後,同安人背著他們信奉的霞海城隍敗走大稻埕。此役雙方各自有慘烈的犧牲,安溪人的清水祖師廟也遭波及,付之一炬,各方皆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 Copyright 2022 萬華社區大學. All Rights Reserved.

Created with ‌

Landing Page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