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別: | 111年度 - 第1期 |
校 區: | 龍山 |
課程編號: | A212A |
類 別: | 社團非公共性社團類 |
授課教師: | 劉盈孜 |
簡歷介紹: |
帶領老師 劉盈孜
「萬華附近走走」工作室負責人,以地方編輯工作為榮,透過文案撰寫、刊物編輯、活動(工作坊)企劃,創造人與地方更深的關係。 2017年逐步回歸萬華,記錄家鄉故事、參與公共事務。加入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協助無家者導覽方案、採集在地店家故事;企劃吳沛憶市議員《陪你報報》地方刊物;2019年與地方夥伴籌辦「萬華老城咖啡香」,透過跑店、刊物、導覽、講座、禮盒等方式,串連店家與街區,推廣在地歷史人文。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碩士 2016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學士 2010畢業 參與專案 2019.10-至今 「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社群經營 2019.03-至今 「萬華老城咖啡香」共同發起人、行銷企劃 2018.01-至今 「萬華附近走走」負責人 2019.01-至今 「坪林故事採集」計畫助理、編輯工作坊講師 2017.12-至今 萬華在地刊物《陪你報報》總編 工作經歷 2017.12-2018.12 市議員吳沛憶競選辦公室文宣部主任 2016.04-2017.11 《潮人物》雜誌執行主編 2015.06-2016.03 《積木世界》雜誌主編 2014.10-2016.03 《MAKE》雜誌編輯 2012.07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想地圖計畫得主,研究印度加爾各答紀實攝影和NGO 的合作關係 2011.09-2013.06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助理 2010.09-2013.06 中央英美語文系研究助理 其他文字、編輯作品 2021.11 《陪你報報5:萬華入口》企劃編輯 2021.08 《尋油茶:油茶栽培研究室》編輯(原住民族委員會) 2020.03-12 路上採集學,鄉間小路專欄(與陳科廷共筆) 2020.11 《森林療癒了誰?里山社區的行動參與》執行編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2020.11 「東明尋寶地圖」工作坊、刊物策劃及編輯 「藝居—家的進行式」台北市公共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2020.10 《健康藝術報》「藝居—家的進行式」台北市公共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2020.08 《北萬華散策─西門迷情》企劃編輯 2020.08 《中萬華散策─艋舺走撞》企劃編輯 2020.08 《南萬華散策─加蚋仔閒晃》企劃編輯 2020.07 《陪你報報4:二手電器街消失前》企劃編輯 2020《輕輕發笑誌》Vol.1-3 「藝居—家的進行式」台北市公共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2019 《興隆移動誌》Vol.1-4 「藝居—家的進行式」台北市公共住宅公共藝術計畫 2019.12《IN新竹:新竹玻璃》特約採訪(支流有限公司) 2019.06 《IN新竹:好香米》企劃編輯(支流有限公司) 2018.12〈與時代俱進,應人世之源:進源書店訪談錄〉(劉盈孜訪談紀錄、駱靜如訪談紀錄、江庭豪訪談,收錄於《臺灣史料研究》Vol. 52) 2018 《久工淬鍊:桃園客家百工百業輯錄》特約採訪(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2018 《好日況味:9 種生活工藝,看見餐廚美器》特約採訪(行人出版社) 2017.12 《藝行香港》Vol.5 企劃編輯 2017.07 《山水人物誌》Vol.19 企劃編輯 |
課程時間: | 星期三 下午 02:30~05:00 |
課程規劃: | 主題式課程 |
課程理念: |
《艋舺傳奇》是一份萬華社大,從社大到社區,與一群關注社區的好夥伴持續了18年共38期的在地刊物。這次,我們希望能邀請大家一同來成為《艋舺傳奇》的夥伴! 讓我們一起來整理過往18年累積的豐厚地方資料,討論與思考這些累積,是否能透過架構的設計、呈現的方式設計成為社區與民眾能親近的艋舺學;也透過認識不同主軸的社區刊物來一起發想未來《艋舺傳奇》的各種可能與方向! |
教學方式: | 講述、實地踏查、實際操作、社區參與、課堂分享與討論 |
教學目標: | |
課程備註: | 無 |
選課要求: | 歡迎對社區刊物製作有興趣的朋友們。保證金1000元(需未缺課超過4堂,完成所分配資料之整理並參與成果籌備與分享)、保險費 200元(本期臺北市社大學員免繳);本校新生另需繳交報名費200元、製證費100元。參與本次工作坊每堂課程可以有二分之一時數做為本校志工服務時數 |
成績評量: | 出席率:30%、課堂討論:10%、實際操作:30%、 |
學雜費用: | 0學分 0 元,保證金 1000 元,雜費另計。新生加收報名費與製證費。 |
社區服務: | 協助《艋舺傳奇》1-38期之資料整理 |
永續發展: |
![]() ![]() |
課程影片: | 無 |
課程綱要: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 |
第 1 週 | ㄧ、資料建檔 4/13(三)開場暖身 |
講師、志工學員自我介紹 任務/目標確認(成果展形式發想)/讀書會:共讀艋舺傳奇/介紹心智圖 |
第 2 週 | ㄧ、資料建檔 4/20(三)分類討論 |
分享:社大軸心發展(河川) 分類討論(運用心智圖) |
第 3 週 | ㄧ、資料建檔 4/27(三)分類建檔I |
分工建檔/練習資料整理/共讀、討論、分享 |
第 4 週 | ㄧ、資料建檔 5/4(三)分類建檔II/社區參訪I |
分工建檔/練習資料整理 社區參訪:柯得隆老師 |
第 5 週 | ㄧ、資料建檔 5/11(三)分類建檔III+社區踏查討論 |
進度確認 社區參訪提案、討論 |
第 6 週 | 二、萬華刊物講座 5/14(六)萬華刊物講座(10:00-12:00/13:30-15:30/16:00-18:00) |
如何觀察地方、發想主題/刊物和社區如何串連 |
第 7 週 | 三、主題發想 5/18(三)主題發想─刊物講座討論 |
(1)跟艋舺傳奇的對照?(2)社大的地方刊物,取徑為何?(3)資料庫的資料如何運用? |
第 8 週 | 三、主題發想 5/25(三)主題發想─社區踏查 |
依照學員討論參訪地點,規劃路線/分組討論/建檔進度確認 |
第 9 週 | 公民素養學程週(本週例行性課程停課,請師生另選專題聆聽演講) | |
第 10 週 | 四、刊物編輯概念 5/28(六) 13:30-16:30編輯工作坊 |
認識地方刊物的編輯概念與進行 |
第 11 週 | 四、刊物編輯概念 5/29(日) 13:30-16:30其他地方刊物分享 |
認識地方刊物的編輯概念與進行 |
第 12 週 | 五、素材編輯/運用 6/1(三)編輯工作坊I |
成果展分享會籌備 |
第 13 週 | 五、素材編輯/運用 6/8(三)編輯工作坊II |
成果展分享會籌備 |
第 14 週 | 五、素材編輯/運用 6/15(三)編輯工作坊III |
成果展分享會籌備 |
第 15 週 | 五、素材編輯/運用 6/22(三)編輯工作坊IV |
成果展分享會籌備 |
第 16 週 | 7/9(六)成果分享會 | 成果分享會 |
第 17 週 | X | X |
第 18 週 | X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