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臺灣,抽象時代--新繪畫美學
期  別: 110年度 - 第1期
校  區: 龍山
課程編號: B102A
類  別: 學術人文科學類
授課教師: 林滄淯
簡歷介紹:
1955年生,臺灣臺南縣人。1980-1999定居花蓮,1999移居臺北。歷任電視導演、製作人、東海岸評論總編輯等。2000年起擔任台北市、新北市多所社區大學《臺灣田野美學》課程講師,並兼任文山社區大學藝術學程召集人。
創作領域包涵繪畫、文學、影像等,相關著作十餘冊;曾獲花蓮縣美術家薪傳獎等多種獎項。歷年來多次獲邀國內外繪畫聯展,2011年起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花蓮縣美術館等地舉辦《臺灣,抽象時代》大型繪畫巡迴個展。

《臺灣田野美學》曾獲第一屆社區大學特優學術課程[2009]、社大十年有成優良教師獎[2008]、台北市社區大學優良課程講師[2005]等;商業週刊、中國時報等媒體,以臺灣最會教繪畫的人、繪畫天才養成班、教導學生從讀詩、寫詩和畫畫等創作中思考生命哲學…形容其教學特質。
課程時間: 星期一 晚上 07:00~09:30
課程規劃: 循環式課程
課程理念: 從構圖、線條到色彩,當試著拋離世界形象時,也超越既有的藝術知識。
抽象畫是真誠自我的超越,我們從內在視野開始,涵容世界映像,超越既有表達習慣,自由揮灑形塑深沉豐繁作品。
從構圖、線條到色彩,嘗試拋離世界形象,超越既有的藝術知識。


教學方式: 講述、實地踏查、實際操作、課堂分享與討論
教學目標:
課程備註: 若遇全國疫情警戒,無法進行實體課程時,將按照教育局公告規定停課並適時辦理退費或等待實體復課。
選課要求: 不仰賴技法和知識,發展潛能與天賦,建立屬於自己的創作能力,學習本身正是一趟優美愉悅的旅程。豐厚藝術能力,既享有私密的滿足,也能在共同學習的機制中彼此分享,強化了學習的亮度與深度。
課程藉由抽象繪畫創作,成就內在律動和表達能力。
成績評量: 出席率:20%、學習態度:20%、成果展現:20%、課堂討論:20%、活動參與:20%、
推薦書目: 臺灣,抽象時代—林蒼鬱師生畫集/臺灣田野美學作品集3種/時光—林蒼鬱攝影集/尋找野甜菊—林蒼鬱小說集/臺灣田野影像—林蒼鬱散文集/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左岸文化〉
學雜費用: 三學分 1500 元 ,雜費另計。新生加收報名費與製證費
3/16 前報名才享有學分費優惠, 3/16 日起則恢復原價調為3000元。
教材費用: 畫具媒材以西畫為原則,可自由搭配使用,約500起[蠟筆、水彩、壓克力、油畫;紙品或畫布等皆可,自備或團購]
社區服務:
永續發展: 何謂SDGs
課程影片:
課程綱要: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第 1 週 關於抽象畫,新繪畫美學 超越既有知識的創作心靈
第 2 週 文字的線條、色彩、構圖 詩閱讀:韻律與銳利
第 3 週 閱讀的視野、想像的延伸 繪畫語言的力度與厚度
第 4 週 影像交錯流動的意象 從實境中涵藏的抽象張力
第 5 週 從具象到抽象的演化 從判讀的能力到領受的張力
第 6 週 從線條的自由開始 律動的多樣性與變幻
第 7 週 奔放交疊的色彩 顏色的融合與衝突
第 8 週 期中作品討論 結構的趣味,從無到有的歷程
第 9 週 公民素養學程週(本週例行性課程停課,請師生另選專題聆聽演講)
第 10 週 創作限度的覺察 習性的破壞與延伸
第 11 週 認知的與被理解的 既定價值與未知的界線
第 12 週 獅嶺畫室戶外教學 愉悅輕盈的春天之詩
第 13 週 獅嶺畫室戶外教學 走過狂野奔放的田野
第 14 週 獅嶺畫室戶外教學 優雅曼妙的秋光凝視
第 15 週 獅嶺畫室戶外教學 沉鬱隱晦的色澤徵象
第 16 週 創作者的美學視野 辯證的力度和創作的亮度
第 17 週 跨越知識的美學觀 在創作者與賞閱者之間
第 18 週 期末結業典禮暨學習成果展 期末結業典禮暨學習成果展

授課教師簡介
教學理念
台灣是生命依戀的土地;田野是環境與心靈的場域;美學是人生深沉的成就。課程以創作視野的尋求與建立為主軸,以繪畫為主要媒材,擴及音像、攝影、文學等多種創作媒材的探觸,經營內在律動並成就表達能力。

敬謹的觀照能力、創造的勇氣,是學習者真正的價值,這裡,我們發現創作的奧秘與效能:創作的定義跨越藝術領域技能與常識的鍛鍊,她不僅成就藝術表現的夢想,也是生命體驗的形塑,甚至是人生價值的辯証。透過創作尋求、建構內在視野,以致生命哲學的完成,我們需要的正是美好的態度和冒險的熱情。
2000年3月起擔任文山∕萬華∕新莊等社區大學講師,講授《臺灣,抽象時代》《臺灣田野美學》等課程。
曾獲2009全國社區大學特優學術課程、臺北市2005優良課程、社大十年有成優良教師獎等。

線上報名招生截止
請至現場報名